咖啡的風味受品種、產地、烘焙方式與沖泡技術影響,而咖啡處理法則是決定咖啡風味基調的重要環節。咖啡處理法指的是從咖啡果實中取出咖啡豆的過程,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酸度、甜感、醇厚度及香氣。
本篇文章將介紹四種常見的咖啡處理法,包括水洗處理、日曬處理、蜜處理與厭氧發酵,分析它們的處理過程與風味影響,幫助你更了解咖啡的獨特性。
採收成熟的咖啡果實,去除果皮與果肉
進入發酵槽,利用天然酵素分解殘留的果膠
清洗後進行日曬或機械乾燥
乾淨透亮,能突顯咖啡產地特色
酸質明亮,帶有柑橘、莓果、花香調性
口感細緻,層次分明
衣索比亞、肯亞、哥倫比亞、瓜地馬拉
水洗處理法適合喜歡純淨、果酸鮮明咖啡的愛好者,特別推薦手沖方式沖煮,能展現細緻的風味變化。
採收成熟的咖啡果實,不去除果皮與果肉
直接將整顆果實攤曬於陽光下,讓果肉自然發酵
乾燥後去除外殼與果肉,取出咖啡豆
甜感高,帶有熱帶水果、莓果、葡萄酒香氣
口感醇厚,層次感豐富,餘韻悠長
風味強烈,適合中焙或深焙表現
衣索比亞、巴西
日曬處理的咖啡因發酵過程較長,產生濃郁的果香與發酵風味,適合喜歡甜感豐富、帶有酒香調性的咖啡愛好者。
採收後去除果皮,但保留部分果膠(Mucilage)
根據果膠殘留量分為黃蜜、紅蜜、黑蜜處理法
於陽光下乾燥,控制發酵過程
甜感高於水洗法,酸度較日曬法低
口感滑順,帶有焦糖、蜂蜜、堅果、熱帶水果風味
根據蜜處理的類型,風味濃度有所不同
哥斯大黎加、薩爾瓦多、尼加拉瓜
蜜處理法適合喜歡甜感豐富、口感細膩的咖啡愛好者,適合手沖或義式濃縮方式沖煮,以強調其獨特的滑順與甜感。
採收後的咖啡果實或去皮的咖啡豆放入密閉發酵槽
進行低氧發酵,過程中產生特殊的風味變化
發酵結束後,再進行乾燥與後續處理
具有獨特的酒感與乳酸發酵風味
層次感豐富,可能帶有香料、熱帶水果、葡萄酒香氣
風味強烈,適合淺焙或中焙以展現發酵帶來的特殊風味
哥倫比亞、哥斯大黎加、巴拿馬
厭氧發酵處理的咖啡適合喜歡獨特風味、酒感濃郁的咖啡愛好者,適合精品手沖方式沖煮,讓其複雜的層次完整展現。
這些咖啡處理法各具特色,能夠帶出咖啡不同的風味特點,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能讓咖啡風味更符合個人口感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