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

手沖咖啡入門教學|最適合新手的六大手沖咖啡技巧一次看!

對許多咖啡愛好者來說,「手沖咖啡」不僅是一種沖煮方式,更是一種生活儀式感。當熱水緩緩注入咖啡粉中,香氣伴隨蒸氣散發而出,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療癒感。而手沖咖啡最大的魅力,在於它能展現出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讓每一杯咖啡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。

一、什麼是手沖咖啡?新手也能學會的6大手沖咖啡技巧!

手沖咖啡是一種利用濾杯、濾紙和熱水手動萃取的「滴濾式」咖啡方式。相較於濃縮咖啡機或即溶咖啡,手沖的變化性更高,能透過水溫、注水方式、研磨顆粒等變化,調整出酸甜苦層次分明的風味。一般一杯手沖咖啡的沖煮時間約在 3–4 分鐘內。這也是為什麼手沖咖啡特別受到喜愛精品豆的消費者青睞——因為它能忠實呈現咖啡豆的風味輪廓。

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 (2)

二、手沖咖啡的魅力在哪裡?4 個值得你愛上的理由

風味呈現細膩,喝出豆子的真本色
手沖咖啡能夠精準地展現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不同產地、品種、處理法的豆子都能透過手沖的方式被細緻地呈現出來。

沖煮過程充滿樂趣,是專屬的療癒時光
手沖的過程不僅講究技術,也充滿節奏與靜心的美感,是許多人晨起或午後放鬆的儀式感來源。

風味高度可調整,喝出自己最愛的比例
無論你喜歡偏酸還是偏甜、口感厚重或清爽,手沖咖啡都可以透過注水速度與溫度等細節調整來實現個人口味。

入門成本不高,學習門檻相對平易近人
不需要昂貴設備,只要一只濾杯與熱水壺,就能開始手沖咖啡的探索之旅。

三、手沖咖啡該選什麼豆子?從烘焙度開始挑選

在挑選適合手沖的咖啡豆時,烘焙程度是關鍵指標之一:

  • 淺焙:風味明亮、果香花香突出,適合喜歡酸質風味的你

  • 中焙:酸甜平衡,口感滑順,最推薦給初學者

  • 深焙:偏重可可、焦糖香氣,適合搭配牛奶,但手沖時易苦澀

建議手沖咖啡以淺焙至中焙為主,這個烘焙範圍最能讓你體驗咖啡風味的多樣性。

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 (3)

四、第一次手沖?手沖咖啡必備 6 大器具詳細介紹

1. 磨豆機:穩定研磨,風味的起點

手沖咖啡講求「現磨現沖」,而磨豆機的品質將直接影響咖啡粉的顆粒均勻度與萃取效果。

  • 推薦類型:錐刀式或平刀式磨豆機,能提供穩定的中研磨顆粒,避免產生過細或過粗的顆粒混合。

  • 避免選用:刀片式磨豆機因研磨不均,易導致過萃與雜味,影響整體風味平衡。

  • 進階建議:想要進一步掌握風味表現,可挑選具備研磨粗細調整刻度的磨豆機,更能對應不同烘焙度與濾杯特性。

2. 濾杯與濾紙:形狀與萃取的風味關係

濾杯不只是咖啡粉的容器,它會影響水流速度、粉層厚度與萃取深度,是打造風味的核心工具之一。

  • 錐形濾杯:水流集中、萃取時間較長,適合展現層次豐富的中焙或花果香明亮的淺焙豆。

  • 波浪型濾杯:粉層較均勻,利於穩定萃取與保留甜感,適合初學者。

  • 梯形濾杯:水流快、風味清爽明亮,適合喜歡輕盈口感者。

  • 濾紙選擇:需與濾杯形狀匹配,太大或太小都可能影響萃取效果;建議選用無螢光劑、無異味的咖啡專用濾紙。

3. 沖煮壺(細口壺):控制注水的節奏與穩定性

沖煮壺的細口設計,能幫助控制注水的水柱粗細、注水角度與速度,這些都會影響咖啡的萃取均勻度。

  • 推薦使用:細口壺具備細水流穩定性,適合進行繞圈、點滴或不斷水法等精緻注水技法。

  • 進階功能:部分細口壺內建溫控功能,可直接加熱與控溫,更適合講究風味的使用者。

4. 電子秤:準確掌控粉水比例,穩定每一杯風味

手沖咖啡的穩定性,來自於準確的咖啡粉與注水量比例。

  • 建議功能:具有「即時重量顯示+計時功能」的電子秤最實用,能邊注水邊計時,掌握黃金沖泡曲線。

  • 粉水比例參考:新手可從1:15~1:16比例開始,例如15克咖啡粉搭配240ml熱水。

5. 溫度計:水溫影響風味,控制在黃金範圍最重要

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,需要不同的萃取水溫。若水溫過高,可能導致苦味與雜味;水溫過低則可能萃取不足,風味偏淡。

  • 淺焙豆:建議水溫 90~93°C

  • 中焙豆:建議水溫 88~91°C

  • 深焙豆:建議水溫 85~88°C

使用溫度計能幫助你根據豆子狀況進行最精準的水溫設定,提升手沖品質。

6. 接壺與咖啡杯:透明設計方便觀察與品飲

接壺(咖啡壺)是盛裝萃取液體的重要容器,建議選擇耐熱玻璃材質,並具備刻度與透明視窗,便於觀察流速與注水進度。

  • 咖啡杯:使用陶瓷或玻璃杯,能避免金屬或塑膠異味干擾;具備杯口張力的設計能更集中香氣。

  • 飲用建議:讓咖啡稍微降溫至60°C左右再品飲,風味更清楚、更有層次。

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 (4)

五、手沖咖啡教學|5 個步驟簡單完成一杯香醇咖啡

手沖咖啡流程步驟一:預熱與濾紙潤洗——讓咖啡更純淨的第一道程序

在正式開始注水前,使用熱水潤洗濾紙與濾杯本體,不僅可以去除紙味,還能幫助濾杯與接壺預熱,讓萃取過程中不會因接觸冷器皿而造成溫度驟降、影響咖啡風味。

  • 熱水建議溫度:約90°C~95°C

  • 注水範圍:自中心往外畫圈潤濕整張濾紙

  • 多餘熱水記得倒掉,避免稀釋後續咖啡液

這個步驟看似可有可無,但對於喜歡純淨風味的手沖愛好者來說,是每次沖煮的「標準動作」。

手沖咖啡流程步驟二:倒入研磨咖啡粉——鋪平粉層是穩定萃取的開始

將現磨的咖啡粉倒入濾紙內,研磨粗細建議為中研磨,約如2號砂糖或粗鹽的顆粒大小。

  • 咖啡粉量建議:15g 可沖出約 240ml(粉水比 1:16)

  • 輕拍濾杯或用湯匙整理,使咖啡粉表面平整、厚度均勻

粉層若過於傾斜或厚薄不均,注水時易造成水流集中或偏流,進而導致萃取不均,影響整杯咖啡的風味穩定性。

手沖咖啡流程步驟三:悶蒸(第一次注水)——喚醒咖啡香氣的關鍵階段

悶蒸階段是手沖咖啡中最關鍵的準備步驟之一,其目的是釋放咖啡粉內部的二氧化碳,讓後續的萃取更順利、均勻。

  • 注水量:約咖啡粉重量的2倍(例如 15g 咖啡粉注水約 30ml)

  • 注水方式:從中心點開始,用螺旋狀向外繞圈,再繞回中心點

  • 建議水溫:90–92°C,靜置約30秒

觀察悶蒸時咖啡粉是否會「膨脹鼓起」,是檢驗豆子新鮮度的好方法。如果完全沒有反應,可能是咖啡豆放太久、失去活性。

手沖咖啡流程步驟四:正式注水(分段萃取)——掌握節奏、煮出層次感

完成悶蒸後即可開始主萃取階段。大多數手沖建議分 2~3 段注水,目的是讓水流更均勻穿過粉層,提取出完整風味。

  • 注水方式:繼續採螺旋繞圈方式,盡量避免水流直接沖擊濾紙邊緣

  • 每段注水後稍作間隔,讓咖啡液自然滴濾,避免水柱「沖破粉層」

  • 全程建議水溫控制在88~93°C之間(依烘焙度略做調整)

新手可採用「四六法」操作:前40%水量分 2 次注入,控制酸與甜的比例;後60%則可視喜好分為 1~2 次,調整口感厚度。

手沖咖啡流程步驟五:完成與品飲——咖啡,是留給自己的一份專注

當最後一段注水完成,觀察咖啡液流速變慢時,可提前將濾杯移除,避免過度萃取尾段產生苦味或澀感。

  • 濾杯移除後,建議輕輕搖晃接壺或使用攪拌棒攪拌,使液體風味均勻

  • 最佳品飲溫度:60°C左右,風味最完整、香氣層次最容易辨識

別急著一口喝光,讓咖啡稍微降溫、慢慢品飲,每個溫度階段都會展現不同的風味變化。

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

六、注水技法與粉水比例怎麼抓?|手沖注水技法介紹

1. 不斷水法|風味乾淨、層次均衡

又稱「一刀流」,整體注水不中斷,持續穩定注水,常見於競賽手沖或日常淺焙豆沖煮。

  • 操作方式:從中心點繞圈注水至外圈,再繞回中心,保持水柱穩定、不間斷,直到注水完成。

  • 適合豆子:淺焙至中焙豆,能萃取出明亮酸甜與乾淨口感

  • 風味特色:均衡、順口、層次清楚,降低苦味或雜味

適合想穩定表現出咖啡豆本身特色的使用者。

2. 斷水法|風味可控、容錯率高

最常見的新手入門技法,將整體注水分成 2~4 段進行,每段之間保留等待時間,讓萃取階段分明、風味穩定。

  • 操作方式:悶蒸後,分段注水(如四段法、四六法),每段注水完停頓10~20秒

  • 適合豆子:中焙、深焙豆皆可,能有效控制風味變化

  • 風味特色:可依注水段數微調酸甜平衡與口感厚度,操作彈性高

適合正在練習風味掌握的新手與中階使用者。

3. 攪拌法|香氣濃郁、提升前段風味

透過「悶蒸階段進行攪拌」或「注水時適度攪動咖啡粉層」的方式,增加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效率。

  • 操作方式:在悶蒸時用攪拌棒輕劃「十字」或「螺旋」攪動,使咖啡粉受水更均勻

  • 適合豆子:中焙、深焙、部分日曬豆

  • 風味特色:強化前段萃取、香氣表現更濃烈,酸感稍提升

適合想強化香氣或補救水流不均的情況。

4. 河野式點滴法|溫和萃取、提升穩定性

由日本知名濾杯品牌KONO發展的技法,講求階段性變化注水流速與強度,著重前段精萃與後段清洗。

  • 操作方式:初期以「點滴」方式慢慢浸濕粉層,後期再轉為小水流注水,最後快速結尾

  • 適合豆子:中深焙、深焙,或風味濃郁的單品豆

  • 風味特色:酸感柔和、口感厚實,後段乾淨、餘韻延長

適合想針對豆子厚感或尾韻做細緻調整的使用者。

5. 金澤式點滴法|極致細膩的味覺控制技術

由河野式延伸發展,控制「點滴」與「繞圈」的切換時機,提升注水對風味的調控能力。

  • 操作方式

    • 初期點滴式注水固定於粉層中心

    • 粉層穩定後改為小範圍繞圈點滴

    • 當下壺出現水流時才轉為連續注水完成沖煮

  • 適合豆子:高品質中淺焙豆或藝伎咖啡

  • 風味特色:酸質明亮、花果香飽滿、甜感細緻

適合進階手沖咖啡師,需較高操作穩定性與觀察力。

6. 四六法|穩定且操作簡單的黃金配方法

由知名烘豆師賽門・金(Tetsu Kasuya)提出,將總注水量分為前40%調整酸甜平衡,後60%決定口感厚度的沖煮方式。

  • 操作方式:前兩次注水各占總水量20%,後三次占剩下的60%,總共5次注水

  • 適合豆子:各焙度皆可,尤其適合中焙豆與新手練習

  • 風味特色:穩定、清晰、易複製的甜感表現

適合初學者或商業手沖場景,簡單好記、失敗率低。

烘焙度

粉水比例

建議水溫

萃取時間

適合技法

淺焙

1:16

90–93°C

2:30–3:00

不斷水法、四六法

中焙

1:15

88–91°C

2:30

斷水法、攪拌法

深焙

1:13

85–88°C

2:00

河野式、金澤式點滴法

進階注水法推薦:

  • 不斷水法:連續繞圈注水,適合淺焙豆,均衡提取完整風味

  • 斷水法:分段注水,可調整每段風味強度

  • 四六法:最適合新手的穩定技法,依比例分5次注水即可

Hand brewed coffee process (6)

七、想開始學手沖咖啡?來貝仕特找到你的第一款咖啡豆!

在貝仕特,我們提供針對手沖咖啡推出的咖啡豆,由專業烘豆師為每一款豆子訂製最佳焙度,讓你用最輕鬆的方式沖出風味均衡、口感迷人的精品咖啡。此外,我們也精選入門友善的器具組合,讓新手不踩雷、老手更穩定。從磨豆到沖煮,每一口咖啡都值得被好好對待。

目前已經選購

購物車「沒有產品」,請先將產品「加入購物車」
未使用優惠
滿額免運 台灣本島消費滿1199元免運費再買 NT$ 1199 即可享有 免運優惠
小計
NT$

結帳

總計 NT$
本系統由 向新力行銷有限公司 維護 / 統編 82980988